会计师证好不好考,会计师证怎么考有什么条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会计师证好不好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会计师证好不好考的解答,让...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年数总和法例题及答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年数总和法例题及答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年数总和法是指将一段时间内的年数之和除以该段时间的年数总个数来得出平均年数。年数总和法的公式为:
平均年数 = 年数之和 ÷ 年数总个数
例如,有一个公司的雇员工龄如下:3年、4年、5年、6年、7年、8年。求这些雇员的平均工龄。
年数之和 = 3 + 4 + 5 + 6 + 7 + 8 = 33
年数总个数 = 6
平均年数 = 年数之和 ÷ 年数总个数 = 33 ÷ 6 ≈ 5.5
所以这些雇员的平均工龄约为5.5年。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例题有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年折旧额=原价×年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公式为:年折旧率 = (预计使用年限 - 已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年限 + 1)÷ 2]。
***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答: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100%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6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第一年折旧额=(160000-10000)×(5/15)=50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160000-10000)×(4/15)=40000元
第三年折旧额=(160000-10000)×(3/15)=30000元
第四年折旧额=(160000-10000)×(2/15)=20000元
第五年折旧额=(160000-10000)×(1/15)=10000元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的相关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3、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4、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计算方法: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一直到提完折旧,最后两年的计算方法跟之前一样。
例如:某设备价格30万,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5%。
年数总和=1+2+3+4+5=15
残值=30×5%=1.5(万元)
折旧总和=30-1.5=28.5(万元)
第1年的折旧额=28.5×5/15=9.5(万元),第2年的折旧额=28.5×4/15=7.6(万元),第3年折旧额=28.5×3/15=5.7(万元),
第4年折旧额=28.5×2/15=3.8(万元),
第5年折旧额=28.5×1/15=1.9(万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年数总和法例题及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年数总和法例题及答案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